实验猴价格暴涨20倍(天价实验猴危矣)
国庆假期间,美国参议院通过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代化法案(FDA Modernization Act 2.0)的消息在医药业界发酵,问题直指目前新药研发的临床前所做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加之灵长类动物模型价格近年涨势不减,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思考。
01 天价的猴哥会凉吗?该FDA现代化法案2.0被国内部分出处解读成“取消对新药进行动物试验的联邦授权”(终止动物实验),可能在未来几年大幅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使用。
后来,经专业人士翻译,法案的原文合理翻译实际上是解除了动物实验强制令,而是将动物实验改成“非临床测试和试验”进行替代,非临床实验包括:可以是细胞实验、生化实验,也可以是动物实验。
所以,动物实验也不可能被“一夜终止”,动物实验在新药开发被用于安全性评价(毒理、安全性测试),在没有找到100%完全替代方法的前提下,灵长类动物作为最合适&优质的实验模型仍然是紧缺资源(最终要运用到人体临床试验,不进行动物实验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这一法案更像是美国工业界、动保组织、政府多方面博弈之后取得的平衡结果。
从利益链条的角度分析,价格大量使用动物进行试验除了引起动物保护组织人士的反对,但快速上涨的猴价也对美国药企和研究机构不利。
美国是全球实验猴使用数量最多的国家,2008年起每年的使用量稳定在7万头左右。据美国农业部的实验猴使用数量报告显示:2018-2019年,美国实验猴使用数量分别是70797只和68257只。在美国所消耗的实验猴中,有约一半是通过进口获得,其中60%的进口量来自于中国。
新冠疫情暴发,我国关闭了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进出口通道。据实验动物那些事儿统计,2018年美国从东南亚进口的实验猴数量约6000只,但2021年,这个数字已超过两万只。2019年到2021年,美国从东南亚进口了超过4.5万只食蟹猴。
前阵子,我国进口灵长类动物的政策有所松动,但考虑到东南亚尽管食蟹猴数量较大(人工养殖量较少,很多以野捕为主),质量普遍较差(携带结核、SRV病毒、疟疾等病毒),未来国内仍然以进口优质母猴为主(猴子长繁育周期,短期内进口母猴无法影响供给格局)。
针对市场提到“药明康德、昭衍新药、康龙化成高价收购灵长类动物产能,形成利空”得观点,我们认为中短期内不具备可论证性。
02 生物类似药不再强制动物实验?在FDA modernization ACT 2.0之外,美国还通过了另一项法案,生物类似药不再强制动物实验。
生物类似药免除动物实验,FDA并非没有先例。
2017年11月29日,特瑞思药业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TRS003),FDA专家对产品质量予以高度评价,一致认为TRS003和原研产品高度类似,免去了临床前的动物实验FDA允许其跳过常规的生物类似药初期专家咨询会,直接进入简略临床研究(即完成9个月的I/III期临床试验,就可提出上市申请)。
生物类似药,一定需要动物实验吗?这里不得不提到化学仿制药与生物类似药的区别,从结构、合成方式、FDA批准三个维度进行比较:
● 结构:化学仿制药结构等同于原研药,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结构高度相似,主氨基酸序列相同,但结构仍有微小不同;
● 合成方式:仿制药化学生产过程与原研药相同,而生物类似药的生产过原研药,因为原研生物药的生产过程受专利保护;
● FDA批准条件:化学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上市申请均称之为ANDA,化学仿制药提交ANDA申请需要证明活性成分在剂量强度、剂型、给药途径方面必须相同,在纯度,质量和稳定性方面符合生产标准。不同的是,生物类似物需要进行动物或临床研究 (包括:毒性,药物动力学,药效学和免疫原性),但需要的较少,它可以使用被参照的生物制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数据。
所以,在生物类似药“仿制”技术日益成熟、本就使用动物实验较少的情况下,不强制动物实验亦是水到渠成的一个平衡表态(不强制不代表取消,而是非必须要),并非是未来对新药研发“不强制动物实验”的信号。
03 类器官是什么?未来能取代实验动物吗?未来最有潜力替代动物试验的技术,可能是类器官。
类器官(organoids)是指一种利用干细胞、祖细胞等在体外培养出的3D细胞培养物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组织类似物,并具有类似器官功能的模型。
类器官培养与细胞培养不同的地方在于3D,细胞培养往往会出现贴壁生长,而类器官培养中,基质胶起到重要作用,它会形成一个立体结构,细胞就会在基质胶上生长,形成一定的三维结构,比如成管、成瘤等等。
类器官可以部分重现器官的生理功能,用白话说:你可以培养一块活着的肉。
目前主流三种人体模型,灵长类动物是最接近于人体环境的,也是成本最高的,但动物模型与人体真实疾病的仍有差异,不少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有效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以失败告终,这也使得部分“质疑动物实验在新药研发中的必要性”的出现。
(来源:NO1实验室)
类器官最大的优点在于:其能短时间内构建出高度模拟人体内真实情况的体外培养模型。
在2013-2017年间,人体大部分腺体(如胰腺、前列腺、乳腺等)以及肝脏、肾脏和肺等类器官被成功构建。
正是基于类器官技术进步和诸多的优点,可应用的领域繁多,包括:疾病建模、新药开发、精准医疗、组织和器官再生医学等等。同时,近两年来类器官技术研究的热度急剧上升,全球相关文献发表数量爆发式增长。
2022年8月,FDA批准了全球首个完全基于“类器官芯片”研究获得临床前数据的新药(NCT04658472)进入临床试验。这一里程碑事件,意味着“类器官芯片”实验,首次取代了传统动物实验,并且正式被官方认可。
这,并不意味着类器官就能马上替代动物试验,仍有不少的不足和缺陷,举两个例子:
● 异质性:比如干细胞可能取自不同的个体,培养出来的类器官在大小、形状和细胞成分方面都是异质的(某些特征存在差异);不仅如此,可能干细胞取自同一个个体、培养在同一个实验室,都存在这种异质性,这就使得其中短期内无法在疾病建模领域应用(因为需要大规模、高一致性模型)。
● 类器官功能和结构问题:类器官相比真正的人体器官还有很大的差别(过于简单),比如目前最好的多细胞肝脏类器官模型可能会缺少功能性胆管网络、缺乏正常的肝脏分区模式等,无法概括人体器官的全部功能库。
所以,类器官要真正应用于新药开发领域,并且以至于取代动物试验,仍有很漫长的一条路要走。
更多医疗健康前沿资讯与分析,欢迎关注@瞪羚社.
,国庆假期间,美国参议院通过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代化法案(FDA Modernization Act 2.0)的消息在医药业界发酵,问题直指目前新药研发的临床前所做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加之灵长类动物模型价格近年涨势不减,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思考。
01 天价的猴哥会凉吗?该FDA现代化法案2.0被国内部分出处解读成“取消对新药进行动物试验的联邦授权”(终止动物实验),可能在未来几年大幅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使用。
后来,经专业人士翻译,法案的原文合理翻译实际上是解除了动物实验强制令,而是将动物实验改成“非临床测试和试验”进行替代,非临床实验包括:可以是细胞实验、生化实验,也可以是动物实验。
所以,动物实验也不可能被“一夜终止”,动物实验在新药开发被用于安全性评价(毒理、安全性测试),在没有找到100%完全替代方法的前提下,灵长类动物作为最合适&优质的实验模型仍然是紧缺资源(最终要运用到人体临床试验,不进行动物实验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所以,这一法案更像是美国工业界、动保组织、政府多方面博弈之后取得的平衡结果。
从利益链条的角度分析,价格大量使用动物进行试验除了引起动物保护组织人士的反对,但快速上涨的猴价也对美国药企和研究机构不利。
美国是全球实验猴使用数量最多的国家,2008年起每年的使用量稳定在7万头左右。据美国农业部的实验猴使用数量报告显示:2018-2019年,美国实验猴使用数量分别是70797只和68257只。在美国所消耗的实验猴中,有约一半是通过进口获得,其中60%的进口量来自于中国。
新冠疫情暴发,我国关闭了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进出口通道。据实验动物那些事儿统计,2018年美国从东南亚进口的实验猴数量约6000只,但2021年,这个数字已超过两万只。2019年到2021年,美国从东南亚进口了超过4.5万只食蟹猴。
前阵子,我国进口灵长类动物的政策有所松动,但考虑到东南亚尽管食蟹猴数量较大(人工养殖量较少,很多以野捕为主),质量普遍较差(携带结核、SRV病毒、疟疾等病毒),未来国内仍然以进口优质母猴为主(猴子长繁育周期,短期内进口母猴无法影响供给格局)。
针对市场提到“药明康德、昭衍新药、康龙化成高价收购灵长类动物产能,形成利空”得观点,我们认为中短期内不具备可论证性。
02 生物类似药不再强制动物实验?在FDA modernization ACT 2.0之外,美国还通过了另一项法案,生物类似药不再强制动物实验。
生物类似药免除动物实验,FDA并非没有先例。
2017年11月29日,特瑞思药业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TRS003),FDA专家对产品质量予以高度评价,一致认为TRS003和原研产品高度类似,免去了临床前的动物实验FDA允许其跳过常规的生物类似药初期专家咨询会,直接进入简略临床研究(即完成9个月的I/III期临床试验,就可提出上市申请)。
生物类似药,一定需要动物实验吗?这里不得不提到化学仿制药与生物类似药的区别,从结构、合成方式、FDA批准三个维度进行比较:
● 结构:化学仿制药结构等同于原研药,生物类似药与原研药结构高度相似,主氨基酸序列相同,但结构仍有微小不同;
● 合成方式:仿制药化学生产过程与原研药相同,而生物类似药的生产过原研药,因为原研生物药的生产过程受专利保护;
● FDA批准条件:化学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的上市申请均称之为ANDA,化学仿制药提交ANDA申请需要证明活性成分在剂量强度、剂型、给药途径方面必须相同,在纯度,质量和稳定性方面符合生产标准。不同的是,生物类似物需要进行动物或临床研究 (包括:毒性,药物动力学,药效学和免疫原性),但需要的较少,它可以使用被参照的生物制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数据。
所以,在生物类似药“仿制”技术日益成熟、本就使用动物实验较少的情况下,不强制动物实验亦是水到渠成的一个平衡表态(不强制不代表取消,而是非必须要),并非是未来对新药研发“不强制动物实验”的信号。
03 类器官是什么?未来能取代实验动物吗?未来最有潜力替代动物试验的技术,可能是类器官。
类器官(organoids)是指一种利用干细胞、祖细胞等在体外培养出的3D细胞培养物并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组织类似物,并具有类似器官功能的模型。
类器官培养与细胞培养不同的地方在于3D,细胞培养往往会出现贴壁生长,而类器官培养中,基质胶起到重要作用,它会形成一个立体结构,细胞就会在基质胶上生长,形成一定的三维结构,比如成管、成瘤等等。
类器官可以部分重现器官的生理功能,用白话说:你可以培养一块活着的肉。
目前主流三种人体模型,灵长类动物是最接近于人体环境的,也是成本最高的,但动物模型与人体真实疾病的仍有差异,不少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有效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以失败告终,这也使得部分“质疑动物实验在新药研发中的必要性”的出现。
(来源:NO1实验室)
类器官最大的优点在于:其能短时间内构建出高度模拟人体内真实情况的体外培养模型。
在2013-2017年间,人体大部分腺体(如胰腺、前列腺、乳腺等)以及肝脏、肾脏和肺等类器官被成功构建。
正是基于类器官技术进步和诸多的优点,可应用的领域繁多,包括:疾病建模、新药开发、精准医疗、组织和器官再生医学等等。同时,近两年来类器官技术研究的热度急剧上升,全球相关文献发表数量爆发式增长。
2022年8月,FDA批准了全球首个完全基于“类器官芯片”研究获得临床前数据的新药(NCT04658472)进入临床试验。这一里程碑事件,意味着“类器官芯片”实验,首次取代了传统动物实验,并且正式被官方认可。
这,并不意味着类器官就能马上替代动物试验,仍有不少的不足和缺陷,举两个例子:
● 异质性:比如干细胞可能取自不同的个体,培养出来的类器官在大小、形状和细胞成分方面都是异质的(某些特征存在差异);不仅如此,可能干细胞取自同一个个体、培养在同一个实验室,都存在这种异质性,这就使得其中短期内无法在疾病建模领域应用(因为需要大规模、高一致性模型)。
● 类器官功能和结构问题:类器官相比真正的人体器官还有很大的差别(过于简单),比如目前最好的多细胞肝脏类器官模型可能会缺少功能性胆管网络、缺乏正常的肝脏分区模式等,无法概括人体器官的全部功能库。
所以,类器官要真正应用于新药开发领域,并且以至于取代动物试验,仍有很漫长的一条路要走。
更多医疗健康前沿资讯与分析,欢迎关注@瞪羚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南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南昌代办处
本榜单数据来源于智慧芽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根据中国高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生效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数量(不含港澳台)进行统计排名,数据范围为中国发明专利、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国外观设[详细] -
箱包外观专利转让,箱包外观专利转让流程
本文目录戴乐世行李箱怎么样谁发明的拉杆箱lv拆包手镯什么意思铂金包是爱马仕的专利吗戴乐世行李箱怎么样戴乐世行李箱质量不错[详细] -
申请包装专利需要正反面吗(申请包装专利需要什么)
拼多多外观专利投诉怎么举证ipad充电线c口分正反么专利成果材料包括什么除了保密,我们怎样才能保护中医药方不被国外提取成分并申请专利[详细] -
专利申请在哪个部门 专利申请哪个部门管
发明专利在县级找那个部门申请专利申请是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的,但是我们自己提交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涉及的资料要求非常严格,为此需要找一家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也就是专利事务所,他们会指导我们完成[详细] -
方法类的专利可以双报吗 方法类的专利可以双报吗还是单报
我们一起来回顾专利法四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历经四次修法不断与时俱进2020年专利法第四次修改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增强创新主体对专利保护的信心,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主要修改内容:一是加强对专利权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