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古诗文《赠从弟》原文|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22-12-20 19:51:53来源:网络转载浏览量:0   

[汉] 刘 桢


亭亭山上松②,瑟瑟谷中风③。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悽④,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

〔注释〕
①本篇选自《文选》。共三首,这是第二首。从弟,堂弟。②亭亭,端正立着的样子。③瑟瑟,强烈的风声。④惨悽,严酷。⑤“罹”(li离),遭遇。凝,严。

〔分析〕
刘桢是“建安七子”之一,曹操任用他为丞相掾属。他为人刚正不阿,以气节自重,险遭杀身之祸。他的诗品亦如其人品,刚劲挺拔,骨气奇高。《赠从弟》就很能体现他这种诗歌风格。
《赠从弟》共三首诗,全用比兴,分咏蘋藻、松柏、凤凰三物,既是对从弟的赞美与勉励,亦是诗人的自喻与自勉。本篇原列第二。
吟咏松柏,赞颂了一种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品格。松柏很早以来就成为崇高节操的象征,成了体现人格美的一个审美对象,最有名的就是孔子赞美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本诗实际就是孔子这一赞语的诗化。诗的前四句描写挺立于寒风中的山松。诗人采用对比手法来写松与风,“亭亭”标松之高耸挺拔,“瑟瑟”状风之萧瑟凄厉。如果说首二句是客观描述的话,那末三四句则转为感叹语气,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叠词与对偶的运用起到了加强修辞效果的作用,意象的对比与语气的往复回环(一、二句由松到风,三、四句又由风到松)结合在一起,颇具一唱三叹之概。五六句诗意又进了一层,寒风之外又加上了冰霜,在这冰霜凛冽凄寒之时,草木都已凋零,独有松树“终岁常端正”,此处用“终”,用“常”都是突出了松树的坚贞守节,持之以恒,不因任何外力而动摇改变。结句亦采用问答句式,点明题旨。诗人问:难道它没有遭受到严寒的侵袭?答曰:因为松柏有自己坚贞的本性。这就揭示出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能否持正守节,本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全诗赞颂了一种刚毅不屈、守正不阿的人格。
刘桢的《赠从弟》很能代表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前人评刘桢诗多指出其气盛格高的特点,钟嵘《诗品》将其列为上品,称:“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凋润恨少。”建安文人身经乱离之世,感慨时事,渴望建功立业,因而大多情怀慷慨,意气风发,而刘桢尤具耿介亢直的秉性,因而其诗特别能表现出一种刚健的气骨。
此诗本为赠别之作,但诗人并未循常套去抒写离情别绪,而是寓赠别之意于咏物,重在表达对行者的期许之意,这样立意就显得高远。

〔评说〕
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公幹诗质直如其人,譬之乔松,挺然独立。公幹不仿古人,后人亦不能仿公幹。其体盖以骨胜。”
陈延杰《诗品注》:“桢之《公宴》、《赠从弟》、《杂诗》等篇,皆所谓情高会采,而质朴颇类古诗。”


(责编: xingyu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